全国咨询热线:180-1959-3989

当前位置:首页>>行业资讯

如何确保订制的工服质量符合要求?

确保订制的工服质量符合要求,需要从前期准备、过程监控到后期验收全流程严格把控,结合面料、工艺、细节等多维度进行核查。以下是具体的操作要点:

一、前期:明确质量标准,锁定靠谱供应商

质量把控的核心是 “提前约定标准”,避免后期纠纷。


  1. 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文档

    • 明确面料参数:如成分(棉含量、涤棉比例等)、克重(如 200g/m² 棉布)、耐磨系数(如抗起球等级≥4 级)、功能性指标(防静电面料需达到 GB 12014 标准)。

    • 规定工艺要求:缝线密度(如每厘米 8 针以上,避免开线)、锁边处理(无毛刺)、辅料质量(拉链需顺滑无卡顿,纽扣耐拉扯)。

    • 附上参考样衣:若有满意的款式,提供样衣作为供应商的生产标准,注明 “与样衣一致”。

  2. 筛选有资质的供应商

    • 查看行业案例:优先选择服务过同行业(如制造业、医疗业)的供应商,要求提供同类工服的质检报告(如面料检测、耐洗测试报告)。

    • 实地考察工厂:批量定制时,考察生产设备(如是否有专业锁边机)、品控流程(是否有专人检查每道工序)、仓储环境(避免面料受潮)。

    • 签订明确合同:在合同中注明质量标准、验收方式、质保期(如 3 个月内出现非人为破损可退换)、违约条款(如质量不达标需返工并赔偿延误损失)。

二、中期:生产过程跟踪,关键节点把关

避免 “付了钱就等收货”,主动介入生产环节,及时发现问题。


  1. 面料到货核验

    • 供应商采购面料后,要求提供面料小样和质检报告,核对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(如成分、颜色、厚度)。

    • 进行简单测试:如用火烧法鉴别棉与化纤(棉燃烧后成灰烬,化纤成硬球);拉伸面料测试弹性(避免过脆易撕裂);用清水擦拭测试防污性(特殊面料需达标)。

  2. 样衣二次确认

    • 检查版型:是否符合人体工学(如弯腰时背部无紧绷感,抬手时袖口不勒臂)。

    • 测试细节:拉链反复拉动 10 次以上,看是否卡顿;用力拉扯缝线处,看是否开线;洗涤 1-2 次(模拟日常使用),检查是否缩水、褪色、变形。

    • 供应商生产出首件样衣后,组织不同岗位、体型的员工试穿:

    • 若有问题,出具书面修改意见(如 “袖口缩短 2cm”“领口加深 1cm”),要求供应商修改后再次提供样衣,直至确认无误,方可批量生产。

  3. 批量生产抽查

    • 生产中期,随机抽查 10%-20% 的半成品:如查看已缝制的衣身,是否有漏针、跳线;检查 logo 刺绣 / 印刷是否清晰(无模糊、脱落);核对尺寸是否与标准一致(误差需≤1cm)。

    • 若发现批量性问题(如普遍存在缝线稀疏),要求立即停工整改,避免大规模返工。

三、后期:批量验收严格,抽样检测达标

收货时的验收是后一道防线,需按标准逐一检查。


  1. 批量到货全检 + 抽样

    • 尺寸偏差:用卷尺测量衣长、胸围等,与标准尺寸对比,误差超过 2cm 即为不合格。

    • 面料耐用性:用硬毛刷摩擦面料表面 100 次,检查是否起球(起球严重则不达标)。

    • 功能性验证:如防水工服,倒少量水在表面,观察是否渗水;防静电工服,用专业仪器测试电阻值是否符合标准。

    • 全检外观:查看所有工服是否有明显瑕疵(如污渍、破洞、不对称剪裁)、颜色是否均匀(无深浅差异)、logo 位置是否统一(如所有工服的 logo 都在左胸上方 3cm 处)。

    • 抽样检测:按 5%-10% 比例随机抽取工服(数量少时至少抽 3-5 件),进行深度测试:

  2. 处理不合格产品

    • 若抽检合格率低于 95%(如 10 件中有 2 件不达标),要求供应商全部返工,并重新验收。

    • 若仅少数几件有小问题(如个别纽扣松动),可协商折价接收,或要求供应商上门修补后再确认收货。

    • 保留验收记录:拍摄不合格工服的照片 / 视频,作为与供应商沟通的凭证,避免口头争议。

四、长期:追踪实际使用反馈,优化后续定制

工服的 “真实质量” 需经日常使用检验,为下次定制积累经验。



通过 “前期定标准、中期控过程、后期严验收” 的全流程管理,能大程度确保订制的工服符合质量要求,避免 “花钱买劣质品” 的情况。核心原则是:把 “模糊的要求” 转化为 “可量化、可检测的标准”,并全程保留证据,让供应商无法敷衍了事


前一篇:工服在订制的关键

后一篇:电焊全棉工作服的面料材质特性

行业资讯

查看更多

备案号:皖ICP备17008173号-3

咨询反馈
扫码反馈

扫一扫,反馈当前页面

返回顶部